新增一組插座,背後所附帶的成本

「插座用時方恨少」

「寧願多不要少」

現在的電子產品太多了,業主會有這樣的訴求,合情合理

那,你明白,牆面每多新安裝一組插座,就會需要哪些流程?會佔據多少費用嗎?

提供在牆面上安裝一個新的插座的流程順序;經由這些施工過程可以得知延伸出哪些費用、哪些費用可以刪減用替代方式、哪些是不可避免…

增設插座之前,在牆面上做標記,寫高度與距離的位置,施工單位依照定位施作,降低錯誤率

1.確認圖說位置

依據設計圖,在現場標示正確的位置,確認插座配線和圖說是相同位置,減少完成品和模擬想像之間的落差

新設電線插座位移,事先在牆上畫電線路徑圖,打鑿時依據路徑施工,可以提高效率,也能避免線路混亂

2.管線路徑規劃

模擬布局走線,避免和其他管線相互干擾,且明確的標示施作路徑,能降低施工中的錯誤率

在牆面上打鑿路徑,電線依照路徑佈線成二條平行線,線路井然有序不會互相干擾影響

3.打管溝

依據事先規劃好的管線路徑,在牆面進行打鑿,管線之後才能埋進去

電線的外層再套上一層塑膠管套,安裝在打鑿的牆壁內,保護電線減少受到磨損,是安全上的考量。打鑿的牆面有一顆顆白色小顆粒狀的保麗龍水泥球是輕質灌漿牆的一種作法,可以減輕建築物本體的重量,也能有效隔熱

4.電線套管走管溝

套管的意思,就是在電線外面再套上一層管子,作用是為了保護電線,防止磨損、嚙咬…減少短路、觸電的危險,這是基於安全上的考量

另外,未來如果需要維修或更換,師傅只要在套管內進行抽換,就可以減少對結構牆體的破壞

一面白牆上,有三條打鑿過的電線路徑,將電線埋佈在牆面,表面再用水泥砂漿填補,讓牆面成平整狀態

5.水泥砂漿補土

回填修補打鑿的路徑,讓牆面回到平整的粗胚狀態

6.恢復牆面完整屋況

根據房屋初始設定做後續裝修。最常見的是油漆或貼磚;如果是油漆,需要經過批土、粉光的步驟,恢復牆面平整滑順方便後續上漆;如果是貼磚,泥作師傅進行鋪貼的工程

7.安裝插座蓋板

這裡面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過程,都是費用,也是耗材

只要每增加一組插座,就會需要打一條管溝、套上一條電線保護管、修補一段打鑿路徑、重新批土、安裝插座蓋板…

線路的佈線方式,除了天、地、壁的牆面需要打鑿走線,也可以利用木作裝修將線路隱藏在天花板、架高木地板、櫃體背板…的方式,相對簡易施工也能略為減少一些些成本,但依然會有電線、電線保護套…這些費用;而且原先若沒有規劃要做天花板或其他裝潢,為了隱藏線路而增加多餘的木作,反而本末倒置得不償失

插座,不是多就好,「位置」更重要!

缺少「因地制宜」的概念,使得每個空間都設置一樣數位和位置的插座,沒有考慮到使用者,演變成有些空間插座太多、有些空間插座不夠使用…

插座就像衛生紙一樣,不起眼,卻又非常重要,與其盲目的新設很多的插座,不如檢視自己的生活習慣與需求,當設計師拿出設計圖時,切確的和設計師討論,請不要照單全收,看不懂就問、有疑問就提出來,好好的思考哪些才是自己需要的,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口上、讓每一分錢都花得有價值,這個家,是你在住的,不是設計師、也不是統包,未來的漫漫歲月,生活在這個空間的人,是你!

返回頂端